持续背叛自己会对生命绝望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19-09-19 09:24
当人们发现,自己不去谄媚,无须满足对方的自尊心, 也能获得对方的认同时,心里就会感到安适。成长过程如此 顺遂的人是相当幸福的,这些有福气的人不用违背真实的自 己,也不必摆出姿态,汲汲营营地要得到对方认可。因为, 对他们来说,别人的认同并不是那么重要。
这样的人当然不会碰到陷人患精神官能症之类的窘境, 整个人活得神清气爽。相反地,心理成长不够完整者若要以 真实的面貌与他人正面接触,便会感到莫大的压力。
他们无法忍受如此之大的压力,所以努力扮演着一个 虚假的自己,想尽办法获得对方喜爱。但付出的代价,却
 
远远超乎想象。
他们否定真实的自己,因此便开始烦恼:活下去毫无意 义、全身无力,对生命感到绝望。他丧失了气力,即便生活 顺遂,没碰到什么麻烦也依旧觉得活着充满痛苦,“活下来” 竟然成了一件难以忍受的苦差事。
重点是,那些有福的人无法主动跟相处时感到压力的人 来往,他们选择交往的对象,是愿意接受自己的赤裸真实的 人。因此,在他们成长的过程里,没有任何刻意与勉强,最 后长成一个具有抗压性的人。
对人们来说,应该来往的对象会是:待在一起时,自己 无须观察他渴求些什么,也不必遵循他的想法,更不用修正 自己来配合他的价值观。
不过,具有精神官能症倾向者不知为何却不会选择这样 的对象,他们找的反而是偏向无法展现真实自我、在他们面 前必须处处伪装的对象。原因就出在,他们对这类对象怀有 心理相关性。他们通过伪装自己,从心理层面与对方同化, 借此逃避自己内心的无力感。
但这样一来却陷人恶性循环。当下他可能会松了一口
 
气,暂时从折磨自己的无力感转移焦点。结果,无力感的后 坐力更加严重,状况也更难以收拾。
把自己跟某个人同化,心理上寄托在这个人的荣光,即 为一种精神麻药。虽然这是最简易且快速的逃避方式,却只 会使事态变得更为严重,并且无法解决任何问题。
著有《先知》
在写给恋人玛丽,哈斯凯尔的书简里,有以下这样的字句: “无论你变成什么模样,我都不会对你感到失望。”
一个人如果能在纪伯伦这样的父母身边长大,那他相当 幸运。我相信,这个孩子应该不需要伪装自己来获得认同。
如果父母不是这样的人,那么孩子就必须为了取悦父母 而牺牲自己的情感。无论是玩沙、跑步或折纸,这一切都不 是孩子自己想玩,他们内心首先考虑的是——我应该做些什 么才会让父母高兴?
父母是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,有没有这样基本的安全感 将影响并支配这个人的一生。具备基本安全感的人能够敞开 胸怀做自己,而缺乏这种安全感者则会处处看人脸色,把他 人的价值观看得比自己还重要许多。